乐鑫科技(688018) 核心观点 事件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6亿元,同比增加35.35%;实现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加72.29%。20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8亿元,同比增加29.02%;实现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加71.46%,业绩符合预期。 毛利率优化净利率提升,芯片与模组业务均实现高速增长。分业务来看,模组及开发套件实现营业收入7.53亿元,同比增长41.61%,营收占比达60.47%;芯片实现营业收入4.84亿元,同比增长27.05%,营收占比达38.89%;其他实现营业收入796.15万元,同比增长12.67%,营收占比达0.64%。在毛利率方面,模组及开发套件毛利率为43.60%,同比增长4.69pct;芯片毛利率为47.56%,同比下降1.44pct;其他毛利率为53.80%,同比增长1.17pct。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5.20%,同比增长2.01pct。25Q2公司毛利率为46.69%,同比增长2.58pct,季度环比增长3.32pct。毛利率变动的原因主要是产品销售结构的变化以及成本规模效应的体现。 研发持续投入,费控成效显著。公司25H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04%、3.04%、-0.53%、21.54%,同比分别变动-0.10、-0.44、-0.49、-2.23pct;累计总费用率为27.09%,累计下降3.25pct。25Q2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04%、2.91%、-0.87%、20.66%,同比分别变动+0.02、-0.30、-1.15、-0.89pct,季度环比分别变动-0.01、-0.29、-0.75、-1.96pct;单季总费用率为25.73%,同比下降2.32pct,季度环比下降3.02pct。研发费用较上年增加4,956.22万元,增幅22.66%,主要因职工薪酬增加。公司在保持研发投入的同时,有效控制了费用的增长。 行业地位稳固,业务发展前景广阔。公司是物联网领域专业芯片设计企业及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处理+连接”为方向,提供AIoT SoC及其软。公司凭借自研技术构建丰富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在各业务板块均实现增长,这主要得益于物联网渗透率的提升以及公司生态影响力的扩散。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技术水平,拓展市场份额,在物联网领域持续深耕。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65、33.16、40.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7、6.83、8.8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57.96x/43.87x/33.75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品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乐鑫科技(688018) 核心观点 2025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5.3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2.29%。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2.46亿元,同比增加35.35%;实现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加72.29%;扣非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加64.22%。其中,2Q25实现收入6.88亿元(YoY+29.02%,QoQ+23.28%),归母净利润1.68亿元(YoY+71.45%,QoQ+78.82%)。 收入利润齐创新高,2Q毛利率环比提升。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创下历史新高,并实现同环比稳步增长,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是下游各行各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渗透率不断提升,以及近年的新增潜力客户逐步放量。收入结构上,上半年芯片收入占比为38.9%,模组收入占比为60.5%,相对较低毛利率的模组业务占比同比提升的同时,综合毛利率也从43.2%提升至45.2%,单二季度毛利率达到46.7%。应用端方面,智能家居仍然是主要收入来源,但非智能家居领域增速更高,能源管理、工业控制等维持较高增速,AI玩具、音乐教育、智慧农业等新兴领域开始萌芽。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2.66%,在收入增速高于费用增速时,经营杠杆效应推动利润迅速提升。 Wi-Fi6E下半年有望正式量产,开发者社群持续扩大。公司在Wi-Fi MCU市场中出货量全球第一,在大Wi-Fi市场位居全球第五。公司逐步丰富产品矩阵,除手机以外的领域都将成为Wi-Fi产品线新的目标市场,市场容量扩大至现有的2.5倍。ESP32-C6可提供2.4GHz Wi-Fi6,其低功耗表现出众,帮助拓展电池或储能设备驱动的应用。4月公司宣布ESP32-C5全面进入量产,C5作为行业首款2.4&5GHz双频Wi-Fi6的RISC-V SoC,是公司在自研高频Wi-Fi上的重大突破。6月公司宣布首款支持Wi-Fi6E的无线通信芯片已完成工程样片测试,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量产;同时,C61也已全面进入量产,集成2.4GHzWi-Fi6与BLE5满足高速连接与低功耗的双重需求。开发者社群方面,上半年GitHub项目数量总计15.13万,reddit小组会员13.3万,B站最热视频播放量132.1万。M5Stack保持快速创新节奏,每周上新一款硬件,产品组合中已有300多个SKU。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我们看好公司在WiFi MCU与SoC领域的竞争力及领先优势,下半年WiFi6E的量产发布将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矩阵。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52/7.14/9.01亿元(前值4.82/6.16/7.9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8.4/52.1/41.0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等。
乐鑫科技(688018) 事件:8月29日,乐鑫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5H1实现营业收入为12.46亿元,同比增加35.35%;实现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72.2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64.22%。 其中,2Q25单季度公司营收6.88亿元,同比增长29.02%,环比增长23.3%;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71.46%,环比增长78.72%。 经营杠杆效应显现,营收利润双高增。乐鑫科技作为物联网领域专业芯片设计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处理+连接”为核心方向,凭借自研芯片、聚焦AIoTSoC及软件,已发展为物联网技术生态型公司。 25H1期间,受益于下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渗透率提升,且新增客户逐步起量,公司营收实现高速增长。利润方面,公司25H1综合毛利率为45.20%,YOY+2.00pcts,各产品定价策略保持稳定,毛利率波动主要受销售的结构性变动影响,同时因采购量提升获得规模效应导致成本降低;费用方面,公司的研发、销售等费用增速控制在营收增速之下,经营杠杆效应逐步显现。 产品矩阵持续完善,下游应用百花齐放。产品领域,公司延续“处理+连接”的路径,持续迭代芯片,拓展产品应用边界。“处理”以SoC为核心,包括AI计算等方面,公司的ESP32-S系列自ESP32-S3芯片开始,持续强化边缘AI方向的应用;“连接”以无线通信为核心,目前已包括Wi-Fi、蓝牙和Thread等技术,公司在25H1期间完成首款支持Wi-Fi6E的无线通信芯片工程样片测试,并计划于25H2量产。这标志着公司在高性能无线通信芯片领域实现新突破,正式进军Wi-Fi6E高速数通与透传市场。 在应用端,智能家居仍然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但非智能家居领域已经呈现出更高的增速,并带动公司的整体成长。乐鑫的产品应用于泛IoT领域,着眼于长期的数字化升级,而非依赖某个行业或客户的短期性增长。 全栈技术自研,兼具性能+成本优势。公司核心技术来源均为自主研发。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创新,公司在嵌入式MCU无线通信芯片领域已拥有较多的技术积淀和持续创新能力,在芯片设计、人工智能、射频、设备控制、处理器、数据传输等方面均拥有了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 Wi-Fi产品方面,目前公司已涵盖Wi-Fi4和Wi-Fi6技术,且Wi-Fi6E产品已经研发成功;RISC-V架构方面,公司已将基于RISC-V指令集自研的MCU架构集成到产品中,从而逐步降低许可证费用,并形成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下游数字化和智能化渗透率提升,产品矩阵持续完善,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58/7.10/8.93亿元,对应PE为61/48/38倍,考虑公司下游应用持续拓展,为客户提供硬件、软件、云产品一站式服务,打造AIoT开发者生态平台,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推广不及预期;技术人员变动的风险;竞争格局变化的风险。
乐鑫科技(688018) 端侧智能化趋势已现,乐鑫受益开发者生态。作为AIoT生态铲子股,乐鑫经过多年的生态搭建,逐步发展成为一家物联网技术生态型公司,leyu体育构筑起自身生态壁垒。同时,自2024年起,随着AI终端产品持续涌现,乐鑫受益于各行业长尾市场智能化需求,营收从新进入高成长期。根据ESP32GitHub数据分析,乐鑫的生态飞轮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2016Q1-2023Q1的生态构筑和蛰伏期,公司在各类产品矩阵基础上逐步更新模组和开发套片,并逐步拓展智能家居、消费电子以外的领域,同期ESP32GitHub日均项目增长数从16Q1的0.24个增至45个,生态构建初见成效; 2023Q1-2025Q2期间迈入生态+业绩的收获期,ESP32项目日均增长数从45个增至123个,实现三倍增长,同时乐鑫开源社区生态在全球物联网开发者社群中拥有极高的知名度。截至2023年末,GitHub上乐鑫产品相关开源项目超10万个,排名行业领先。 品牌价值+技术优势,B2D2B商业模式领航成长。乐鑫科技针对下游售卖的不是单独芯片,而是一套完整、高效的开发语言和工具框架,因此其真正的商业护城河并非是价格,而是其独特的B2D2B模式,即打造开发者生态获取企业商业机会的商业模式。 这种生意模式的核心,是通过极致降低开发者的学习和时间成本来锁定应用生态,在新兴应用中成为开发者的“默认选项”。同时,开发者一旦习惯乐鑫的整套开发语言,便会形成极高粘性与转换成本乐鱼app下载。由此,乐鑫生态成为由全球开发者构成、自发维护扩张的平台,也成为公司成本最低且最高效的销售渠道。 寻根溯源,品牌价值和技术优势是公司开放生态的基础,ESP32优秀的品牌效应会不断吸引开发者进入乐鑫生态,并加快公司2D2B商业模式下的方案开发循,具体来看: 产品能力方面,公司独立设计开发芯片产品,连接+处理等方面的核心IP均为自研;全栈工程能力方面,具备从IP开发到完整芯片设计、操作系统、固件、软件框架、应用方案、硬件设计、边缘AI,再到云和APP的全栈工程开发能力;成本效益方面,公司产品具有优越的性价比、长期可用性并提供稳定和长期的软硬件技术支持;社群支持方面,公司具有庞大且积极的社群,不仅能助力产品迅速被采纳和传播,还通过反馈与知识共享推动持续改进。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作为端侧少数拥有开发者生态的SoC企业,已形成生态飞轮闭环,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59/7.18/9.00亿元,对应PE为43/34/27倍,考虑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端侧AI硬件市场规模扩张与细分客户需求放量的红利,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迭代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乐鑫科技(688018) 投资要点 事件概述:公司7月8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1)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2.2亿元到12.5亿元,同比增加33%到36%;(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5亿元到2.7亿元,同比增加65%到78%;(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亿元到2.5亿元,同比增加58%到72%。 公司在AIOT长尾市场继续保持高增长,规模效应显著,相关费用率有所降低,净利润增厚。本期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的无线SoC解决方案在更广泛的数字化场景中正被加速采纳。除了智能家居以外乐鱼app下载,能源管理、工业控制等仍然维持较好的增速。AI玩具、音乐教育、智慧农业等新兴领域开始萌芽。乐鑫科技的产品应用于泛IoT领域,着眼于长期的数字化升级,而非依赖某个行业或客户的短期爆发性增长。乐鑫科技长期以来坚持2D2B的商业模式,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物联网技术生态型公司,公司品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持续攀升。伴随着公司开发者生态持续壮大,公司的产品品牌ESP32的身影出现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智能化方案不断推陈出新,进一步拓展了物联网市场的增长,助力公司挖掘更多商业机会。公司毛利率仍然维持在40%以上,达到预期目标。本期的主要费用是研发投入,同比增加20%到25%。当收入增长超过研发费用增速时,经营杠杆效应推动利润迅速提升。 乐鑫科技首款支持Wi-Fi6E的无线通信芯片已完成工程样片测试,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量产。公司WiFi6E芯片搭载乐鑫科技自研的双核500MHz RISC-V处理器,支持2x2MU-MIMO与Beamforming,覆盖2.4/5/6GHz三频Wi-Fi6/6E。实测数据显示,芯片在5GHz频段、160MHz带宽下数据吞吐率可达2.1Gbps。搭载PCIe、USB、SDIO等高速接口,灵活适配多种终端形态。该芯片性能优异、性价比高,非常适合对高速无线通信有严苛要求的应用场景。依托该芯片的核心技术,乐鑫科技将推出多个规格产品,聚焦Wi-Fi6E高速数通与透传市场,进一步拓展在智能终端和网关等领域的产品布局。在推出Wi-Fi6E产品的同时,乐鑫科技团队已同步启动下一代Wi-Fi7芯片的研发工作。当前,公司在Wi-Fi技术代际上与国际顶尖厂商的差距仅为一代,已具备较强的技术竞争力。新一代产品将进一步探索多链路通信、超高带宽和低延迟特性。 乐鑫科技发布与火山引擎扣子联名AI智能体开发板,下游AI端侧产品线月份,乐鑫科技携手火山引擎扣子大模型团队,共同推出智能AI开发套件——EchoEar(喵伴)。EchoEar可实现全双工语音交互、多模态识别与智能体控制,构建更具沉浸感的人机交互体验。EchoEar主控采用乐鑫科技ESP32-S3-WROOM-1-N32R8模组,支持2.4GHz Wi-Fi和Bluetooth5(LE)无线连接。AI大模型将是未来五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推动其从云端走向终端,深入到实际设备应用中,正是这一趋势的关键。作为此次联合平台的核心构建者之一,乐鑫科技将继续发挥其在无线SoC与开发生态方面的优势,助力AI能力在更多智能终端中落地,推动AIoT产业迈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产品矩阵不断丰富,既有WiFi6E、低功耗蓝牙等芯片技术的升级,也有S3P4等AI芯片的创新;公司在AIOT下游布局产品种类增多,非智能家居应用高速增长;随着公司B2D2B模式的扩展,公司的客户群体不断增多,公司的长期发展空间十足。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4、7.17、8.84亿元(2025、2026、2027年原预测为4.66、6.24、8.49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6、2027年PE为41.94、32.4026.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产能过剩风险;国际贸易规则变化风险。